top of page

失眠背后的生理原因以及如何做好睡眠准备

Writer's picture: NovaHealthNovaHealth

失眠是困扰全球数百万人的一种常见睡眠障碍,它不仅影响白天的精力和情绪,还对长期健康产生负面影响。为了更好地解决失眠问题,我们需要了解其背后的生理原因,并了解如何通过科学的睡眠准备改善睡眠质量。


失眠的生理原因

失眠的生理机制复杂多样,涉及大脑、激素以及神经系统的多重因素。

1. 神经系统失衡

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对睡眠的调控至关重要。γ-氨基丁酸(GABA)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,它有助于大脑放松,减少神经活动,使身体进入睡眠状态。相反,谷氨酸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,当其水平过高时,会使大脑处于亢奋状态,导致入睡困难。因此,当GABA功能不足或谷氨酸过度活跃时,个体可能会体验到失眠。


2. 激素调节异常

褪黑激素是调节睡眠-觉醒周期的关键激素。它由松果体分泌,通常在夜间分泌量增加,帮助人体感到困倦并进入睡眠。然而,现代生活中长时间暴露在蓝光(如手机、电脑屏幕)下,会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,打乱自然的睡眠节律。

此外,压力激素如皮质醇的增加也是失眠的常见原因。当人们长期处于压力状态时,皮质醇水平会上升,使身体保持紧张和警觉状态,从而难以入睡或保持深度睡眠。


3. 生物钟紊乱

人体的生物钟(昼夜节律)受光线调节,由位于大脑中的**视交叉上核(SCN)**控制。生物钟会影响何时感到困倦以及何时醒来。跨时区旅行、轮班工作、不规律的作息等因素会打乱生物钟,导致昼夜节律紊乱,进而引发失眠。


4. 慢性疾病和药物

某些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、**胃食管反流病(GERD)**等会直接影响睡眠。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由于代谢过快,常感到焦躁和难以放松,而胃酸反流则会在夜间加重症状,导致频繁醒来。此外,一些治疗高血压、抑郁症等疾病的药物可能对睡眠产生副作用,导致失眠。


5. 年龄相关的睡眠变化

随着年龄的增长,人体的睡眠需求和质量会发生变化。老年人通常更难进入深度睡眠,且容易在夜间醒来。这可能与褪黑激素的分泌减少和神经系统的老化有关。此外,老年人还可能因慢性病或服用多种药物而加剧失眠。


如何做好睡眠准备

虽然失眠背后的生理机制复杂,但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和制定科学的睡眠准备策略,我们可以有效改善睡眠质量。以下是几种行之有效的睡眠准备方法:


1. 制定规律的作息时间

保持一致的睡觉和起床时间是稳定生物钟的关键。即使在周末,也应尽量避免睡懒觉或熬夜,因为这种作息波动会干扰生物钟,使睡眠变得不稳定。通过规律的作息,身体会自然形成固定的睡眠-觉醒节律。


2. 创造理想的睡眠环境

营造一个适合睡眠的环境至关重要。睡眠环境应安静、黑暗、凉爽。使用厚窗帘或遮光布可以减少光线干扰,戴耳塞或使用白噪音机可以隔绝噪音。此外,保持卧室的温度适中(约18-22°C)也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。


3. 限制睡前刺激

避免在睡前使用电子设备(如手机、电脑)是关键,因为这些设备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,影响入睡。此外,避免在睡前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、吸烟或进行剧烈运动,因为这些刺激会使身体保持清醒,增加入睡难度。


4. 放松身心

通过放松技巧,如深呼吸、冥想或渐进性肌肉放松,可以帮助身体从白天的紧张状态中平静下来,促进睡眠。尤其是在压力较大的时期,定期进行放松练习有助于减少皮质醇水平,增强睡眠质量。


5. 控制午睡时间

虽然午睡可以提供短暂的休息,但过长或过晚的午睡会干扰夜间的睡眠。如果需要午睡,最好限制在20-30分钟,并尽量安排在下午早些时候,以免影响夜晚的入睡时间。


6. 避免晚间饮酒

虽然酒精在短期内可能帮助人们放松并入睡,但它会干扰后半夜的睡眠结构,使人容易醒来,并影响深度睡眠的质量。因此,尽量在睡前避免饮酒。


结语

失眠的生理原因复杂多样,但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其机制,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睡眠质量。通过建立规律的作息、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、放松身心和避免不良生活习惯,失眠可以得到有效缓解,帮助我们获得更健康的睡眠和生活状态。



1 view0 comments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